相关附件:
在侨乡开平,用作学校的碉楼为数不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是金鸡镇锦湖村委会的礼林楼。
礼林楼名字缘由
礼林楼又叫礼林学校。说起礼林学校校名的缘由,却是有文化品味和历史依据的。礼林学校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礼林学校的前身,是100多年前的两间古旧的李氏宗祠。为了让乡间子侄有受教育、学文化的机会,隶益三、李兆德、李若夫等教师自筹经费开办私塾学校,以"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为教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清末民国初时期,兵荒马乱,盗贼四起,社会动荡,人心不古,教师们更感教育责任的重大。历史记载,孔子向老子(李聃)请教?quot;君子盛德,容貌若如?"老子答道:"礼也,礼也!"圣人崇礼,历代君王,也以礼治国,使中国被誉为"礼义之邦"。隶益三老师便把学校定名为"礼林学校",意在说明办校宗旨是为了给国家培养出众多以"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为行动准则的人才。这寄托了教育者的良好意愿,得到了乡民的认同。
碉楼学校建成
尽管礼林学校的老师热心办学,辛勤育人,但当时人们生活贫困,难以供子女上学。天灾人祸,迫得不少人要带着孩子行乞度日。由于学生来源不足,礼林学校也曾停办两年,后再由李子博先生开办专馆。1922年,开平发生了一件轰动海内外“鹰村事件”,一帮匪徒劫掠赤坎开平中学,扣压了20多位师生作人质。他们途经鹰村时,被碉楼上的乡勇发现,乡勇们用探照灯向贼人扫射,贼人阵脚大乱,乡勇乘机出击,救出了全部被劫持的师生。消息传到海外,侨胞们纷纷捐钱回乡建碉楼,以保家眷和乡亲的安全。可能是由此得到启发,锦湖乡一些热心教育的人士,诸如李希维、李圣卫、李宗宏等人,积极发动华侨赞助办学经费,集得300银元,由该乡在加国的华侨推举李学礼(河安人)回国专责新建校楼。于是,一座具备防卫功能的碉楼式学校,于1925年建成了。
礼林楼的光荣历史
新校建成,造福一方,也给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如李俊洁、关云、李焕章、周德光、李树庭等,都是党和国家的优秀干部。
1932年至1945年,该校师生,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用各种形式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上街演唱,高呼口号,散发传单,抵制日货,让爱国观念深入人心。
1938年,该校有了共产党派来的老师任教,加强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他们深入群众,多做工作,乡民的觉悟大大地提高了,各乡纷纷建立抗日救国组织。锦湖乡成立了四堡联防自卫队,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抗日斗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时特定的社会情况,使开平党组织活动转入地下,并一度中断。1944年7月,恩平县特派员李克平来到李俊洁家,对他说:"平型关大捷以来,抗日战争局势的发展,对我们越来越有利,我们党的组织活动要尽快恢复,争取主动,加强对敌斗争工作。更重的担子将要落在你的肩上,你要作好思想准备。"1944年11月间,粤中区副特派员周天行到锦湖找到李俊洁和关云,布置恢复开平党组织活动的具体工作。不久,开平特派员支部成立,李俊洁当特支书记,关云当宣传委员。特支机关就设在李俊洁家里。一个多月后,礼林学校开学,特支机关就转到礼林学校。这期间,特支培养和发展了一批青年和教师入党,如李荣显、李举荣、周德光、余素英、李洪舜、李宙生、李石尧等就是那时入党的。这大大地充实了革命力量,为开平沦陷时后期的革命工作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开平沦陷期间,开侨中学曾迁来礼林学校上课,历时半年。
有了知识分子的进步力量,宣传工作开展得更加蓬勃。女教师余素英在礼林学校工作,晚上到横冈村和胡月逢(李俊洁夫人)同住,党特支晚上常在胡月逢家开展活动。于1945年4月份刻印了《告开平人民书》,7月份印刷了《六邑青年抗日同盟告同胞书》。
1945年7月,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四、五团开出平原,深入山区进行革命活动,李俊洁家成了临时秘密通信联络站。
1945年9月,开平党组织根据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在礼林小学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锦湖会议。谢鸿照(当时任恩平县委书记)被派来主持会议,从部队调来开平的李峰、方君直等和开平特支领导人李俊洁、关云参加了会议,研究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决定放手发展壮大民主进步力量的方针,调整了领导机构,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加强政治宣传。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共开平县委,县委书记由谢鸿照兼任,副书记李峰主持全面工作,李俊洁任组织部长,关云任宣传部长。会后,散发了《六邑青年抗日大同盟告同胞书》,主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并且围绕党中央《对当前时局的宣言》以“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向党内外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这些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日救国的斗志。
解放后,礼林楼一直作为礼林学校校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礼林小学新址建成,礼林楼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楼顶上由李希维先生手书的"礼林学校"4个大字,印证了上述的这段不寻常的光荣历史。
(冯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