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的分类
分为3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生态型区域绿道 主要沿城镇外围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设立,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来维育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保障生物多样性,可供进行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生态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郊野型区域绿道 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设立,包括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道的形式,旨在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郊野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区域绿道 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和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地设立,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提供场所,发挥贯通珠三角绿道网的作用。都市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规划
结合珠三角城乡空间布局、地域景观特色、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的特点,根据绿道所处位置和目标功能的不同,《绿道网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区域绿道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分类建设指引。
《绿道网规划纲要》结合珠三角资源和城乡发展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等实际情况以及各城市的发展意愿,研究提出了珠三角绿道网总体布局的构想,包括主要功能、路线走向等主要内容。
绿道控制范围
是一个开放的线性空间,除以下允许保留和进入的用地类型或项目外,在绿道控制范围内严格限制与区域绿道功能不兼容开发项目的进入:
1。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湿地:
2。公共性开敞绿地:各类公园,游乐园,野营基地,野生动物园,名胜古迹等:
3。体育运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滑草场,赛马场,马术表演场等:
绿化比率高,景观佳或旷地型用地:自来水厂,小型污水厂等大型公共设施以及现存的具有岭南特色的村落等:
4。生产性绿地:花圃,苗圃,植物园等:
5。游憩服务设施:农家乐,渔家乐,烧烤场等:
6。其它:纪念性林地,防护林等。
意义
绿道网意义重大,可以解决珠三角结构性生态廊道保护体系缺失的问题,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为进一步扩内需促增长,转变发展模式提供新载体,为推动珠三角生态保护和生活休闲一体化及城乡建设奠定基础。
名词解释
绿道: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这样定义:绿道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它可能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在1990年代,不少城市都进行了绿地系统规划,但正如华南农业大学李敏教授回忆的广州当年的规划意图一样,主要都是解决”生态维护”问题:”也就是在广州,要保存多少绿地才能维持这个区域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解决生态是不是能够适合生存的问题,简单讲就是解决‘生态温饱’问题。”城市生态问题最终被淹没在车轮声中。1996年全国城市道路达到了13多万公里,比10年前增长了两倍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