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肥料生产国。近年来,在农业转型发展的要求下,肥料行业传统的发展路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增值肥料、生物刺激素、微生物肥料等特种肥料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不论是登记数量、品种还是利用率,都有了新的突破。 尽管发展飞速,但目前我国特种肥料的市场占有率仍不足5%,质量也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下一步,特种肥料产业该如何提高竞争力?又该如何做好产品创新?6月14~15日,2018CNCIC全球特种肥料大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机遇功能全增长快前景广动力足 效率的提升是我国农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需求。“肥料行业的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形势是相适应的,目前国家要求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反映到肥料行业,就是对肥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认为,现在大多数农民和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过量施肥的不良后果,土壤板结、环境污染,不仅农民对作物产量不满意,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也不满意。 事实上,不仅是我国,全世界都在寻找一种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方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与肥料管理处副处长徐晶莹说:“全球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利用率偏低等挑战,我国也开始从种植业结构调整、粮经饲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实施化肥零增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行动和措施,对科学施肥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对土壤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肥的功能也不局限于提高作物产量那么简单,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补充作物中微量元素作用的特种肥料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特种肥料发展空间大,处于快速上升期。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20日,我国特种肥料登记企业数量达4320家,登记产品达15361个。其中,水溶肥料企业数量达2988家,2017年产量达400万吨,同比增长14%,成为特种肥料中发展最好的门类。 目前水溶肥亚太市场占据全球需求量的10%,而我国市场占据亚太市场的50%。“特种肥料的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只有加快特种肥料的快速发展,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沿着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兵认为,未来五年,特种肥料将是我国肥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挑战发展热市场乱价格贵需求慢 更高的要求,就会有更高的挑战。在我国肥料行业的关键转型期,不少企业主动肩负起产品创新的重任,加大特种肥料产品的研发、推广力度。“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特肥仍呈现出发展热、市场乱、价格贵、需求慢的现状。”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CEO黄音国说。 这首先受全球化肥市场大背景的影响。化肥行业不景气,是近年来国内化肥生产商的最深体会。受产业结构单一、产能严重过剩、环保压力加大的影响,肥企开工率较低,企业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而与此同时,全球优质肥料产品和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农民可以直接接触到国外优质的肥料产品和服务,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相比之下,国内产品没有很大的竞争力。 在产品研发上,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首席科学家赵秉强认为,目前的肥料创新并没有取得低成本、大产能的实质性突破。“当前特肥产品生产成本高,售价也高,企业和农民都有压力。施用技术要求高,也会制约规模化发展。”此外,农民对特种肥料功能的期待,也超越了普通氮磷钾肥满足作物养分的作用,肥料、作物、土壤的综合利用对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化肥行业追求的是养分的有效化,而现在追求的是有效养分的高效化。对化肥减量增效的要求,能够倒逼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化肥产业的绿色发展。”他说。 在农民的接受程度上,特种肥料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下,农民种植习惯的改变不会那么迅速。在成本面前,他们不会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黄音国说,以水溶肥为例,推广和施用要依赖于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设备,而设备的成本也是农民所要考虑的问题。 就特种肥料本身来讲,目前也存在着概念不清、质量参差不齐、原料来源不明、配方单一等问题。“截至今年5月,仅水溶肥产品登记数量就超过了1.1万个,但对登记数量的过分追求是盲目的,现在水溶肥配方已经不再神秘,企业应该澳门和记娱乐场,菠菜导航网:关注产品效果是否稳定、价格是否过高、产品卖点是否准确、原料来源是否安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说。 破局定位准重增效搞配方做服务 与会专家就特种肥料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营养型肥料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而功能型肥料则要找准定位和卖点。”陈清认为,在特种肥料产品上,要突出高效化、便捷化的卖点,开发能够以低成本来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以性价比打动农民。“现在企业可以对生物刺激素的功能进行深度挖掘,要做有针对性的功能,要对症下药,而不是搞‘十全大补’。” 在技术上,要注重各种类型的增效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大教授张福锁认为,肥料增效的潜力非常大,通过各类增效载体,并在其中添加适量中微量元素,实现有机无机的配合,就能够实现化肥产业的绿色发展和农业的减量增效。赵秉强也肯定了有机肥的作用,“把生物有机肥用好,也是肥料创新的一个解决思路。”他说。 “特种肥料也要配方施肥,以水溶肥为例,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配方的适时调整。”智利矿业化工中国区销售经理李升瑞认为,根据作物不同的类型和生长阶段,设计不同的水溶肥配方,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帮助农民提高效率。 在特种肥料的应用推广上,专家建议,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的实验和应用。“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好多农民都反映,种了30多年地了,没听说过什么特肥。农民对新产品心存疑惑,就该有实实在在的对比结果,让他们看到短期和长期效益。”此外,好的产品还需要相应的施肥方式和施肥工具。“我觉得科学施肥不仅要有国际公认的4R(正确的肥料、用量、时间和施肥位置),施肥原则,还要有另外2个‘R’,就是正确的施肥方式和正确的施肥浓度,这就对特肥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说。 “肥料企业特别是特肥企业,现在有一条好的发展路径,就是做好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张福锁提出,目前肥料的全产业链不仅是提供农化服务,而是政府、企业、科教和农民的一体化,是把农业需求、市场需求和工业需求结合起来,包括金融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等内容。“农资企业的角色,要从化肥供应商转变为综合服务商,要从产品经理转变为作物经理,改变农民的思维模式。未来评价产品好坏的标准,将不再是产品,而是服务。”陈清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