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公共财政决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我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持续深化“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的工作主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我镇在市党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齐心协力统筹各行业复工复产,扎扎实实抓“六稳”、守“六保”,着力在组织收入上开拓财源、克服减收增支困难。狠抓收支管理,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项目得以有效保障,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促进了我镇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一、2020年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19.84万元:
1、税收收入308.76万元;
2、体制补助收入1315万元;
3、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483.58万元;
4、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82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0万元;
5、上年结余270.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29万元。
以上两项合计收入4648.84万元。
二、2020年本级财政支出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91.71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04.71万元;
2、公共安全、国防支出262.38万元;
3、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9.71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8.73万元;
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47.77万元;
6、节能环保及城乡社区支出19.44万元;
7、农林水支出2407.23万元(其中2210.74万元是根据市政府批复,核销2017-2019年大沙镇禁养区禽畜养殖场清拆资金借款)
8、住房保障支出50.97万元;
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0.7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安排支出29万元。
(三)专项上解支出2.14万元
本年度帐面共列支支出4622.85万元,未列支支出25.99万元。
(二)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0年我镇通过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积极调度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同时优化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实现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实现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全力以赴促收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优化支出结构。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推进社会保险、低保、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保障特困供养补贴、最低保障和优抚对象补贴等依时发放;落实好机关事业单位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公共支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认真落实推进惠农政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公厕改造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及时做好耕地力保护补贴、危房改造、水稻保险、住房保险、推进脱贫攻坚等。
三、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投入。我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三结合”发展模式,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有机茶乡为目标,以创建省级茶叶现代农业园为抓手,大力发展茶产业。同时推动大沙里·欢茶谷、开平大沙茶产业综合基地、大塘面片区等农旅融合示范点建设,打造碧道沿线特色旅游景点和旅游特色产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受地理环境制约,招商引资面临重重困难,本来底子就薄弱的税源,由于没有新的增量导致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乏力;二是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刚性支出压力不断加大,要确保镇级体制刚性支出十分艰巨;三是市对镇级的财政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预算的执行严肃性仍需加强,财政资金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2021年我镇预算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将“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主线贯穿于工作,始终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做好今年预算工作。抢先抓早,加强统筹,确保起好步,开好局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力度发展经济,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增强绩效观念,提高财政公共服务质量;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财政良性互动发展;加快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从严把控“三公”经费,提高支出透明度。
2021年全镇本级财政收入共2667.1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3.31万元,体制补助收入131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64.8万元,其他收入(卫生清洁费)7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14.02万元, 政府性基金债务转贷收入443万元。
2021年全镇财政支出在2667.13万元。
(一)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2203.11万元,主要支出项目的安排如下(共10项):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594.03 万元。
2、国防支出(征兵经费) 22 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238.57万元。
4、教育支出 13.10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6.55 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9.86万元。
7、医疗卫生支出301.19万元。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64.43万元。
9、农林水事务支出 165.34万元。
10、住房保障支出 58.04万元。
(二)财政专户收入安排支出7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转移支出(大沙污水厂建设资金债券还本付息及服务费)457.02万元
相关附件: